[Podcast] 12經通樣樣通-膽經

 


[Podcast] 12經通樣樣通-膽經


Hi大家好!歡迎來到全民大補湯的Podcast12經絡系列-12經通樣樣通!

我們的12經絡系列進入最後一集了!希望這個系列對大家有所幫助。我們之後還是會繼續推出經絡系列,大家可以告訴我們想聽什麼樣的內容,並請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平台,支持我們喔~

Recap

  1. 中醫、西醫-三焦的生理功能:三焦是臟腑與臟腑之間內部的通道,氣的運動和水液的輸佈功能正常與否和三焦是否通暢有很大的關係。
  2. 三焦經保養:按摩三焦經可保養我們全身的循環及代謝,強健一身氣血;穴位有外關穴、支溝穴、翳風穴。
  3. 芳療配方:可參考24節氣養生的立秋篇,來按摩三焦經。



中醫-膽的生理功能

膽為奇桓之腑之一。奇桓之腑,包括腦、髓、骨、脈、膽、女子胞六個臟器。在形態上皆為中空與腑相似,但功能上則和臟的生理特點類似,用以儲藏精氣。除了膽為六腑之一,其餘皆無表裡相應及五行配屬。膽為六腑之首,與肝互為表裡。

  • 儲藏和排泄膽汁

膽汁於肝臟形成,分泌出來後進入膽內儲藏,並通過輸膽管排於小腸,以促進食物消化以及吸收。若肝疏泄功能正常,則膽汁排泄順暢,脾胃消化功能亦強健旺盛。膽汁為黃綠色,味苦,在中醫視為是一種清淨的汁液,故膽也有清淨之腑之稱。

  • 膽主決斷

素問中說「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」意指膽在我們的精神思維活動中,具有判斷事物,做出決定的能力。膽主要是防禦及消除某些精神刺激上的負面影響,確保在刺激下氣血和臟腑間的正常運行。舉例來說,我們常說膽子大的人勇敢,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很快振作;反之,膽小的人,心性較為不穩,也容易生病。



認識膽

從解剖學上來說,膽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,為一梨形囊袋構造,具有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功用。膽汁由肝臟分泌,用來溶解脂肪、幫助食物進行消化和協助代謝酒精、藥物及其他毒素的作用。若膽汁滯留在身體裡,便會形成黃疸。膽汁代謝異常的原因為肝臟受損或膽道受阻兩種。



如何維持膽的健康?

膽出現異常的可能原因為肥胖、糖尿病、高油高膽固醇型態的飲食以及雌激素類藥物的使用。要為維持膽的健康可從改善飲食以及運動鍛鍊做起,還有就是好好保養肝臟。大家可以回顧我們的12經絡第一集肝經的內容。



膽經的保養

膽經起於外眼角,上行到額角,下到耳後,沿頸旁,過肩上進入鎖骨上窩。下向腋下,沿胸側通過胸肋,向下會合于髖關節,再向下,沿大腿外側,過膝外側,沿著腓骨經過外踝之前,再沿足背進入足第4趾外側。膽經循行時間為晚上11點至凌晨1點。

  • 風池穴

位於後頭部,枕骨下方,斜方肌外側邊緣凹陷處,取穴時可微微低頭會更明顯。可疏風解表、清利頭目,對於感冒受風引起的頭痛有相當良好的緩解效果,多按摩可也使頸部及頭面五官的循環變好。

  • 帶脈穴

位於側腹,第11肋游離端下緣,平行於肚臍。簡易取穴可在腋下前緣做一直線,與肚臍水平線相交之點即是。揉按帶脈可促進腰腹部的氣血循環,可消除小腹、改善便秘及腰痛,女性朋友也可改善月經疼痛問題。

  • 足臨泣穴

位於足背外側,足第4趾關節後方,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。此穴為八脈交會穴之一,通帶脈。有祛風、瀉火、清頭目、利胸脅之效。常用來緩解偏頭痛、胸脅脹痛、疏解胸悶、止嘔等等,還可以幫助肝經循環。




芳療配方

驚蟄篇

足少陽膽經精華油配方

  • 馬櫻丹 (1 滴)
  • 希臘鼠尾草 (12 滴)
  • 紅橘 (12 滴)
  • 胡椒薄荷 (5 滴)
  • 冷壓芝麻油 (30ml)
  • 沙棘油  (1 滴)

※注意事項:孕婦及6歲以下幼童不適用,未成年者降低濃度至3%

使用方式:

  1. 塗抹精油配方於肋骨外側,用手由上往下推,左右兩邊分開進行,推右邊時身體向
  2. 左邊彎曲,反之亦然。
  3. 沿大腿邊緣敲打膽經。
  4. 將精油配方加入熱水中泡澡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【收聽所有的Podcast】https://anchor.fm/holisticapproach
【更多相關連結】https://linktr.ee/holisticapproach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