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大家好!歡迎來到全民大補湯的Podcast12經絡系列-12經通樣樣通!
我們每個月都會推出一集有關於經絡養生的內容,其中我們將會大家聊聊中醫12條經絡的介紹、簡單的保養方法以及芳療精油的部分,希望大家喜歡~
Recap
- 中醫-腎的生理功能有三:腎藏精,從父母而來的先天之精和飲食經過脾胃轉化運輸的後天之精;腎主水,調節人體內水的代謝;腎主納氣,輔助呼吸。
- 西醫-腎臟的功能:主要是過濾血液、製造尿液來排除體內代謝廢物
- 腎經的保養:按摩腎經可延緩衰老增加活力改善循環。我們介紹了湧泉穴、太溪穴、復溜穴。
- 芳療配方:可參考立冬篇,主要用來按摩腰腎區。
中醫-心包的生理功能
心包,中醫稱為心包絡。最早《內經》將心包絡比喻為心之宮城。也可見心包的重要性。明代《醫學正傳》則將心包的型態以及位置加以描述出來:「心包絡,實乃裏心之包膜也,包於心外,故曰心包絡也。」總結來說,心包絡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,當外邪侵犯心臟時,首先會使心包絡受病。我們在講述心的時候知道心主神明,即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,在臟腑中居於首要地位,若心受損,人就會失去生命。故有病邪侵襲心時,病位皆在心包絡。
認識心包
心包為膜狀結構,是心臟的保護層,其功能為:
- 保持心臟在胸腔內的位置
- 防止血量增加時心臟過度膨脹
- 減少心臟和周圍組織之間的摩擦
- 保護心臟免受到感染
如何維持心包的健康?
心包和心臟為一個整體,因此保持心臟健康就可以保持心包的健康啦!我們一樣需要從良好的作息、運動以及飲食著手。尤其以飲食最為重要:如多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纖維的食物;少糖少鹽等。
心包經的保養
心包經起於胸中,出於心包,向下通過橫膈,聯繫三焦(胸、上腹和下腹)。一支脈經過胸部,從胸肋出,走過腋下,沿上臂內側,繼續往下,通過肘窩、前臂、到手掌直達中指指端。另一小支脈則手掌中分出,於無名指指端與三焦經相接。心包經的循行時間為晚上7~9點。按摩心包經有助於舒緩情緒以及壓力,還可以增強心肺以及腸胃的功能喔。
- 天池穴
位在乳頭外側一寸,距前正中線旁開5寸,第4肋間隙處。可緩解胸悶、胸部疼痛,女性可改善胸部線條。
- 內關穴
位在腕橫紋正中線上2寸(約3根手指寬),在兩筋之間。可改善心悸、胸悶、安神,還能緩解頭暈、止嘔,在暈車時非常好用。
- 勞宮穴
位在手掌心,第2、第3掌骨之間,握拳時中指指尖所指之處。此穴可清心火,改善火氣大造成的口臭、口炎,更有緩解疲勞,促進睡眠的功效。
芳療配方
- 手厥陰心包經
- 大馬士革玫瑰 (3 滴)
- 印度檀香 (2 滴)
- 桔葉 (3 滴)
- 冷壓萊姆 (10 滴)
- 佛手柑 (10 滴)
- 香蜂草 (1 滴)
- 冷壓芝麻油 (30ml)
- 沙棘油 (1 滴)
使用方法:沿心包經按摩3~5分鐘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