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大家好!歡迎來到全民大補湯的Podcast12經絡系列-12經通樣樣通!
我們每個月都會推出一集有關於經絡養生的內容,其中我們將會大家聊聊中醫12條經絡的介紹、簡單的保養方法以及芳療精油的部分,希望大家喜歡~
Recap
- 中醫、西醫-膀胱的生理功能:儲存及排泄尿液。
- 膀胱經的保養:膀胱經是人體最長的經脈,主一身之表。按摩膀胱經可增強抵抗力,改善腰腿痛及水腫。穴位有:八髎穴、委中穴及至陰穴。
- 芳療精油配方:脾、胃經精華油(小滿、立夏篇)和泡腳用的單方精油。
中醫-腎的生理功能
中醫認為腎有先天之精,臟腑陰陽之本,故稱腎臟為先天之本。腎與膀胱互為表裡,五行屬水。由此可知腎在水的代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。但是腎臟還有其他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喔!腎臟主要的生理功能為:
- 腎藏精
腎具有儲藏腎精的作用,而腎精為生命的根本。什麼是精呢?精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,也是人體生長發育及各種活動的物質基礎。腎所藏的精分為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。先天之精從父母而來,是我們生命的基礎。先天之精藏於腎中,在人出生之後,得到後天之精的充實,成為人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質,故也稱為生殖之精。而後天之精,來源於水穀精微,也就是我們的飲食。飲食經過脾胃轉化運輸水穀之精,充養五臟六腑,使臟腑之精能源源不絕,除了供給人體生理活動的需要之外,多餘的精氣會儲存於腎,以備不時之需。故說後天之精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、促進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。
- 腎主水
調節人體內水的代謝,主要由肺、脾、腎、小腸、大腸、三焦和膀胱等臟腑的活動共同完成,而腎臟在維持體內水液代謝平衡起到的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,也是整個水液代謝的中心環節,故腎也有水臟之稱。腎的調節(也稱氣化)作用包括兩方面:一是將飲食中具有濡養滋潤臟腑組織功能的液體輸布至全身;二則是將經過臟腑組織利用後的濁液排出體外。
- 主納氣
中醫認為精化為氣,氣能生精,精氣之間可以互相轉化。所以腎對於人的呼吸運動也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,呼吸雖然以肺為主,也需要仰賴腎的納氣作用,呼吸才能通暢均勻。
另外,腎主骨生髓,開竅於耳。若腎精不足,髓海空虛,則會出現骨質疏鬆、腰膝無力、頭暈、記憶力減退、耳鳴等情形。
認識腎臟
腎位於脊柱兩側,約在後腰部的肋骨緣下方的位置,左右各一。一顆腎臟由約100萬個腎元組成,而每個腎元依序由腎絲球、近曲小管、亨利氏管及遠曲小管連結起來。集尿管則連結所有的遠曲小管開口,將尿液收集到輸尿管而進入膀胱。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過濾血液並製造尿液來排除體內代謝廢物,除此之外腎臟還執行下列重要工作,如釋放腎素來調節血壓;釋放紅血球生成素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;合成活性維他命D幫忙維持骨骼鈣質和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。
五字訣自我檢查是否有腎臟病的前兆:
泡:泡泡尿。尿液異常,如血尿、蛋白泡沫尿
水:水腫。下肢有水腫現象,且按壓後產生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
高:高血壓,此為腎因性高血壓
貧:貧血、臉色蒼白、頭暈
倦:原因不明的倦怠
此外,其他如食慾不振、血尿、尿痛、腰部痛、皮膚病變、頻尿或夜尿、多尿但尿量少、少尿或無尿,也都可能是腎臟病症狀。另外可能還會伴有不明原因的下背疼痛、呼吸有「金屬味」、呼吸短促、噁心或嘔吐、經常性畏寒、發燒等。
如何維持腎臟健康?
- 多吃高纖蔬菜
- 少吃含鈉量高的食物
- 多喝水
- 不憋尿
- 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物
- 預防高血壓及糖尿病
-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
腎經的保養
腎經起於腳小趾,斜向腳底心,環繞內踝,沿著小腿及大腿的最內側,通過脊柱,與腎聯繫,絡膀胱。另一支脈則在體內從腎上行至肝、橫膈膜、肺,沿喉嚨直至舌根。另一小支脈從肺部分出,入胸中,絡心並與心包經相連接。腎精也代表著我們的生命活力,因此保養腎經可延緩衰老。腎經氣血最旺盛的時間為下午5點至7點,可以在這段時間多多按摩腎經喔。
- 湧泉穴
亦稱長壽穴,是為養生大穴之一,位於足底前三分之一處。本穴多用灸或是中藥貼敷,多刺激湧泉穴可延緩衰老、強壯腰腎及筋骨,幫助循環及失眠問題。
- 太溪穴
太溪穴為腎經原穴,位於足部,內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。按摩此穴,可調動腎經氣血達到滋陰補腎的效果。
- 復溜穴
復溜穴在小腿內側,太溪穴直上2寸,跟腱前緣凹陷處。復溜穴對於消水腫效用特別好,以及其他水液代謝相關的問題。
芳療配方
- 足少陰腎經精油配方
- 蘇菲亞玫瑰草 (12 滴)
- 蘇剛達果實 (3 滴)
- 快樂鼠尾草 (6 滴)
- 圓葉當歸 (3 滴)
- 中國肉桂 2 滴
- 完全依蘭 (2 滴)
- 岩蘭草 (3 滴)
- 冷壓芝麻油 (20ml)
- 沙棘油 (1 滴)
順著腎經按摩, 一天至少一次。 可以重點按壓湧泉, 三陰交, 和腰部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